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财政金融   33篇
工业经济   18篇
计划管理   366篇
经济学   144篇
综合类   279篇
运输经济   30篇
旅游经济   56篇
贸易经济   160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Over the past decade, researchers have refocused their attention upon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locationally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and poor transport servic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social exclusion. Limited access to private and public transport has often been identified as a major contributing factor to social isolation and economic poverty that certain groups in the community experience. To date, an insufficient amount of research attention has focused on the elderly or seniors, who are often identified as being subject to social exclusion because of difficulties associated with travelling outside their homes to access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especially for non-car drivers. Moreover, a disproportionate amount of research undertaken on transport related forms of social exclusion in Australia has understandably looked towards the outskirts of its major urban centres, where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are sparsely located and generally only accessible by car. This paper provides a different insight by analysing a middle distant municipality where large spatial concentrations of seniors are to be found, some of whom do not have ready access to a car or have difficulty accessing the public bus service. Using a variety of data sources for a municipality in Melbourne, this case study reveals that social exclusion of non-car driving seniors is reinforced by a regional public transport system that cannot adequately service the entire municipality. For now, the incidence of locational and transport related disadvantage is restricted to small pockets of the municipality, but as seniors age and surrender their car driving licences this problem could become more serious. The study concludes by calling for more analyses to be undertaken into transport engendered social exclusion if this problem is to be contained as the post-war baby-boomers generation ages across most of the middle suburbs of Australian cities.  相似文献   
82.
王海英 《价值工程》2011,30(19):190-191
体操教学训练中,由于体操动作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器械动作的危险性等对学生要求较高,特别在学习较高难度动作时常易出现心理障碍,本研究通过对体操教学训练中引起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加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性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3.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澄清诸多认识上的误区,积极创设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4.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普遍受到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相继开始实施,但不少学校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需要积极探索,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5.
提高女生体育成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校40名女生体育课成绩的调查统计,女学生在各项目中丢失分主要有心理、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原因,教师应加强对女生的心理训练,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86.
以制造业工人为研究对象,基于认知-情感个性系统理论,构建主观社会地位影响工匠精神的双路径模型,检验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与工匠精神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关怀型伦理氛围的调节作用。通过对收集的538份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有显著正向影响;(2)心理所有权与和谐式工作激情在主观社会地位对工匠精神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关怀型伦理氛围在心理所有权、和谐式工作激情与工匠精神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主观社会地位对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的双路径影响机制,丰富了工匠精神的前因变量研究,并为培育制造业工人工匠精神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7.
丁维瑜 《价值工程》2012,(27):289-290
本文主要从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角度阐述了加强医学人文精神建设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重视医学人文精神,把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医疗服务工作中,从而使患者满意,才能真正做好服务,做出成效。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50例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应用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测评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可改善老年病人的健康状况,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9.
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战场环境复杂多变,战争进程迅速激烈,作战样式与战场环境对军人心理影响极大。为了争取战争胜利,减少战争损失,战时军人的心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针对高技术条件下心理战争的特点,如何筑牢心理防线、强化心理训练、搞好信息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心理战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90.
房地产企业应重视购房者心理契约的满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炎国 《价值工程》2012,31(16):116-117
在新形势下,购房者的心理契约如何?消费者心目中又是如何看待?本文对71家房地产企业和261位购房者进行了相应的调查。结果发现购房者的心理契约与开发商的认识存在一定差距。该研究一定层面上拓展了心理契约的研究领域,也探究了营销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